儿童多动症VS抽动症:7个关键区别,宝宝好动≠多动症
许多家长发现宝宝难以安静下来,总是跑来跑去、坐不住,就开始担心是否患上了多动症。但实际上,儿童的多动表现可能与多动症(ADHD)或抽动症(Tic Disorder)有关,两者症状不同,治疗方法也不同。本文将科普两者的区别,并提供儿科挂号指南和医疗资源信息。
**一、多动症与抽动症的主要区别**
1. **核心症状不同**
- **多动症(ADHD)**: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、过度活跃、冲动行为,如坐不住、插话、难以遵守规则。
- **抽动症**:以不自主的肌肉抽动(如眨眼、耸肩、清嗓子)或发声抽动(如尖叫、重复词语)为主。
2. **行为可控性不同**
- 多动症儿童虽然好动,但动作是自主的;而抽动症的抽动行为是难以自控的。
3. **年龄特点**
- 多动症症状通常在3-6岁显现,学龄期更明显;抽动症多见于5-10岁,部分患儿伴随强迫行为。
**二、宝宝好动≠多动症,这些情况要当心**
如果宝宝仅是活泼好动,但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能专注(如看电视、玩玩具),通常属于正常现象。但如果出现以下表现,建议就医评估:
在任何场合都无法安静,持续6个月以上
经常打断别人,冲动行为频繁
学习、社交能力明显受影响
**三、挂号指南:如何选择正规医院?**
1. **优先选择儿童专科医院或三甲医院儿科**,如 **太原天使儿童医院**(山西省儿童康复定点机构),专业评估多动症、抽动症。
2. **挂号科室**:儿童神经内科、发育行为儿科或心理科。
3. **专科提示**:多动症、抽动症部分检查及治疗项目可专科付款,提前咨询医院专科办。
**四、科学干预,避免误区**
- **不要自行贴标签**:确诊需专业医生结合量表、行为观察等综合判断。
- **康复治疗结合家庭训练**:行为矫正、感统训练等对改善症状有帮助。
**太原天使儿童医院提示**:若孩子出现疑似症状,可提前预约 **发育行为科专家号**(官网/电话挂号),避免延误干预黄金期。早期科学治疗,多数孩子预后良好。
**注**:本文仅为科普,具体诊疗请遵医嘱。选择医院时注意核查资质,寻求正规医疗机构帮助。